身為畫家、服裝、金工、陶藝設計師的洪麗芬,1988年在香港百貨公司角落發現了這個流傳中國南方己有百年歷史的織品工藝之後,決心致力保存和發揚中華文化的根,從那天起,Sophie洪的名字就和美麗的「湘雲紗」藝術幾乎畫上等號,一舉揚名國際。
今年年初,法國北部魯貝 (Roubaix)泳池藝術與工業美術館 (Musee La Piscine Roubaix)特別為「湘雲紗」與重啟美術館對紡纖的連結為題,盛大推出Sophie Hong個展。穿梭台北和巴黎,思索開發獨特、原創兼具藝術和實用的服裝,近四十年了,終於進了法國美術館,Sophie說,也算是送給自己的一個禮物吧!
台北永康街工作坊裡,剪得整整齊齊的妹妹頭早己是Sophie的招牌,和端坐在布堆上仿她製作的戲偶,如出一轍;翻出早期自製的服裝畫冊,音樂家李泰祥、攝影家柯錫杰、藝術家莊普、文化人許博允、舞蹈家林秀偉、吳興國和建築師楊岸都是目錄上,身穿湘雲紗的模特兒;洪麗芬像看著自己的孩子般,輕撫著,感嘆著說,這不就見証著湘雲紗才是藝術呀!
畢業於實踐家專服裝設計科,之後於東京文化學院服裝設計系、紐約(FIT)設計學院和巴黎高級時裝工會學校學研習,洪麗芬回頭選擇了自宋代以來就已經存在卻幾乎被遺忘的「湘雲紗」織造和染色工藝,其珍貴在於尊重用料的自然和穿它的人的自在。「想在國際上立足,要認知自己和環境有利的資源是什麼?」Sophie研發絲染,用薯莨的染汁澆勻在白胚絲布上,並遵古法長時間在陽光下重覆曝曬,定色;之後再經過用含鐵質的塘泥來道「過泥」手續。古法工序讓絲布呈現深而不可測的黑、咖啡色、靛藍、深黑、赭褐、暗紅…,但卻隱藏著細微又豐富的色差變化,而且如此尊重大自然,有機環保。
「湘雲紗」時而柔軟具有天鵝絨的外觀,時而像是有色皮革,具有粗糙的織物質感但又輕盈。面對時裝界超乎想像的瘋狂,這些視覺深沉,觸感輕柔,簡潔大器的剪裁:讓洪麗芬的時裝,每一件都是無法複製的藝術品,尤其隨著時間自然流轉,所堆疊出各種色變,更添「湘雲紗」獨樹一幟的風韻!勇於突破,不受限框架的Sophie融合西方與東方、跨國界文化語彙的創作,於1997年得到法國巴黎服裝博物館 (Musee GallieraMusee de la Mode et du costume) 永久典藏。
多樣貌被發揮到極致的「湘雲紗」在Sophie創意下,正反、厚度、邊框和下擺、刺繡、鈕扣和褶皺,賦予豐盈的雙面色調,不論男女,剪裁同樣簡約和俐落、現代感性而著稱。洪麗芬說,其實人體需要的剪裁不用多,她以早年提出寬褲型為例,這種裁剪的現代感和恆久性⋯⋯,完全禁得起時間考驗;衣服是藝術品,她鼓勵依據自己的情感,喜好和需求穿搭。洪麗芬很自豪,不擔心撞衫;即便撞了,反過來穿,都行。甚至有一天衣衫破了,拿起筆畫幾筆來優雅地掩蓋,衣服會跟著军著的人慢慢演變,尋找平衡與寧靜。「這就是Sophie洪的流行。」
2012 年得到法國國家功勳騎士動章 (Chevalier de I’ ordre national du Merite);同年在巴黎皇宮柯萊特廣場 (Place Colette)舉辦個人服裝展覽-
"Sophie HONG à paris”將時尚以生活化方式,生動活潑展現在巴黎日常生活氛圍中,Sophie洪麗芬,引起轟動。直到今天,「湘雲紗」被視為「非物質文化資產」,足以彰顯Sophie洪在設計上的時代地位和前瞻性。
以音樂和文學為創作養份的洪麗芬以女性文化大使為己任,緣分與求學經歷將她與法國文化緊密聯繫在一起,促使她致力台法文化交流,而最好的體現就是,接手經營台北的「信鴿法國書店」 (Librairie Le Pigeonnier),成為提供歐洲文化推廣的最佳櫥窗,不遺餘力
對年輕世代來說,「湘雲紗」祕笈練完了?但我很確信,洪麗芬40年來的織女夢,還没有殺青;Sophie洪的故事將乘著風,走向世界,待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