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著名的時裝設計師 John Galliano 曾經給時裝下過一個有趣的定義,他說:「時裝有兩種,一種是適合肉體穿的,另一種則是適合靈魂穿的。」
毫無疑問的,洪麗芬的時裝是屬於適合靈魂和肉體一齊穿的那一種。先不說剪裁設計,光從服裝材質的取得和塑造,洪麗芬的出手就已經大大的不同於時下只是注重在線條、顏色和配件的所謂流行服裝設計。他從中國傳統「湘雲紗」的製作方式取得靈感,把白絲胚布鋪在草地上,用磨碎的薯莨莖的汁澆勻在布匹上,在四至九月的大太陽底下烘晒,再拖到河邊用河心挖出的陳泥「過泥」……,經過如此繁複、仔細的程序之後,洪麗芬才算初步取得她想用來設計的服裝材料,才開始進行她後續更為精緻細琢的「再設計」工作。
從她初步設計完成的各式布料可以看出,那些揉合了各種沉靜、含蓄與內斂的古樸色彩、圖塊,幾乎每一吋都飽含著絲帛、泉水、陽光、青草與土地的天然質感與天地間光影、冷暖變化的韻律,讓人忍不住有種「穿天地正氣,裹四季流轉」的親切與舒坦之感,想想看,如此經過「蟬吐、草燻、日熨、河染」之後的大自然布料再經過蜚聲國際的名家之手「再設計」之後,穿在人體身上會是怎樣的一副超然的風範與氣質呢?
果不其然,當這些布料依照人體的造型剪裁成為時裝之後,不論男女,不論老少,尤其是那些鍛鍊內在精神早已卓然有成的藝文名家,都重新找到了他們的靈魂最突出的輪廓與線條,讓他們在滾滾俗世中顯現出不凡的色澤、風度與姿態,就好像陽光、河水、草地在他們身上又發現可以延展又發亮的另一方天地一樣,這是時裝與人的靈魂之間多麼奇妙的邂逅啊!
藝術史告訴我們,一個好的現代藝術家都是在發現了他們可貴創作元素之後才逐漸的成熟起來;好的文學家找到他自己的語言詞彙元素,好的音樂家找到自己的聲音敘述元素,好的視覺藝術家找到他自己的造型元素……。而好的時裝藝術家也是一樣的,他必須找到與眾不同的,屬於他獨創的人體包裝元素,再以這個元素演繹自己的時裝作品,進而不斷地實踐自己的時裝美學才有所成,三宅一生如此,凡賽斯如此,Calvin Klein 如此,洪麗芬也必然如此,可喜的是,洪麗芬找到的創作元素竟然如此的與眾不同,因為她的元素是草、是河流、是陽光的螺旋組合,是「大自然的基因」 。
在時裝藝術領域已經奮鬥了二十多年的洪麗芬,同時嫻熟繪畫、金工與其他多種造形藝術,以她涉獵的廣度、深度以及對自然、人文關心的胸懷和持續不斷的創作毅力,其成就當不僅只是目前在巴黎、紐約的蜚聲國際而已,在此,我們願以期待大師的心情,希望洪麗芬勇於向自己挑戰,在不久的將來呈現給我們更為新奇、更為精湛的 HONG 時裝藝術,讓天下所有的靈魂更為美麗。